《沃柑无罪,一切都是人性的选择》作者:文子保证一个果农的幸福生活,一共分几步?答案是三步。1、丰收;2、无损;3、变现。那保证水果丰收,需要几步?也是三步。1、早期施肥;2、中期杀虫;3、摘后杀菌。(1)广西,南宁,沃柑大丰收。果农阿瓜满心喜悦,辛苦了一季,终于换来满仓的沃柑。一家的生活开支,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赡养,全都指望着这一仓的沃柑。眼下他的最大担忧是,这一仓沃柑,将在两天后开始腐烂。细菌们会从沃柑的表皮开始蚕食,一路向内侵食,最快3天,一个沃柑就会彻底腐烂。这个场景将同时在每一个水果内上演。细菌们会用7~10天的时间,将阿瓜的整仓水果吃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变成稀烂。如果他不做点什么,这一仓的沃柑就要烂在仓库里。这是他的汗水,他的希望。这些生活的基石和幸福的保障,7天后将毁于一旦。即便现在就有果商上门收购,这些水果也会在完全进入销售流程前,烂在物流车、周转箱、水果店和菜市场等环节。(2)农种公司门口,一辆微型货车驶出,一路向果园村行进。这是农种厂推出的农药种子下乡活动,车上是果园常需的农药、种子、肥料。没多久,农种厂的微货停在了阿瓜的果园门口。阿瓜站在车旁,眼望车厢,听小张解说着几种主销农药。咪鲜胺:广谱杀菌剂,对水生生物有极高的灭杀*性。百可得:双胍盐类杀菌剂。具有触杀和预防作用。适用于蔬菜及果树。抑霉唑: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杀灭真菌,尤其是霉菌。对收获后的柑桔喷施式浸渍,能防治腐烂。小张说:这是果农们最常使用的三种农药,它们是水果丰收的保障。小张反复讲解着灭菌作用和长效预防、持续保护等关键词。关于农药的*性,虽然无须讳言,但在小张的推销辞令里绝无涉及。其实,作为资深果农,阿瓜不仅熟悉这些农药的功效,更清楚它们的*性。在产品说明书上见不到的药害,阿瓜也了然于胸。(3)阿瓜的目光落在瓶体,关于农药的作用,都写在标签上。百可得上写的是:触杀与保护;抑霉唑上写的是:灭杀与预防。听起来是如此安全、舒心。触杀是指即刻杀死,无论浸渍,喷洒,还是涂抹,都能即刻清除90%以上的细菌;妥妥的一款杀菌*药。而所谓保护、预防,其实就是让农药尽可能地长时间残留!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农药残留在水果上,是“药效持续”的秘诀。能持续消灭细菌,意谓着水果能长久的存放,长久的“防腐”。很动听,很诱人,但本质却是农药的残留。预防多久,就意谓着农药残留有多久。在这种“防护”逻辑下,农药残留的越久,越符合各个利益方的需求。但小张在乎的是农药销售,阿瓜在乎的是防止水果腐烂。恰恰没有人在乎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为了丰收,农药成了唯一的选择,违规操作成了必然。作为资深果农,阿瓜深谙此道。(4)违规操作之一:不遵稀释比例。为了更长效地保持灭菌效果,加量不加水成了稀释时的必然选择。标签上明文标注的稀释比例,被选择性地忽视。违规操作之二:多药同施。百可得用于浸泡,抑霉唑用于涂抹,这两种药本是相同的效果。果农和果商们却总是二者同施,甚至三药同用,以保持其效能。违规操作之三:罔顾安全间隔期,药后即售。抑霉唑药瓶上明确标注安全间隔期为45天。百可得施用后的禁食时间是30天。药瓶上明确提示的“45天后方可上市”,成了一行虚文。阿瓜知道,没有谁会遵守这个规定。尽快地进入销售环节,尽快地变现,是这个链条上所有参与者的一致选择。不遵比例,多药同施,药后即售,这些触目惊心的违规操作,几乎约定成俗,成了行业规范。致于药害,谁顾得了那么多。“只要家人不吃就行了”。(5)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斗争,阿瓜很快就用浸泡和清洗两种方式对自家的所有水果进行了灭菌防腐处理。四瓶百可得,六瓶抑霉唑,保护了他的丰收,保障了他的生活。“我也是迫不得已”,阿瓜在心里轻念着。一周之后,各地的经销商陆续来到果园采购沃柑。阿瓜的沃柑成色新鲜,品相一流,不出十天,就销售一空。望着手里的钞票,阿瓜满眼都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6)离南宁公里,上海,某水果超市前,一位男孩正和女友一起挑选水果。男孩骄傲地对女友说,看,这是咱们家乡的正宗沃柑,鲜美多汁,营养丰富。女友从试吃盘里挑起一片放进嘴里,顿时眉开眼笑:哇,真的好甜。男友讨好地说:以后我天天买给你吃……(7)医院,肝病科,钟教授正翻阅着一本医疗杂志,一组数据赫然映入眼帘:4亿肝病患者,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肝病大国。医生小王走进来:钟教授,医院转来了几名农药慢性中*的病人。第一个是果农,因长期打理果园,大量接触多种农药,无论是皮肤,呼吸道,还是消化系统,都长时期承受农药污染,肝脏长期超负荷工作,终于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小王一边汇报,一边递过来几本病历,钟教授逐个查看。第一个:刘阿瓜,男,50岁。职业,果农。农药污染。第二个:张刚强,男,32岁,职业,农药厂业务员。吸入性农药中*。第三个:朱有珍,女,24岁,宝妈。胎儿先天性肝炎,妈妈乳汁检测微量二溴氯丙烷。......瓜嫂给在上海上学的儿子打了个儿子,你爸住院了,你能不能请假回来照看几天?儿子说:妈,我忙着呢。我女朋友这几天食物中*,我要照顾她......(8)凡事皆有因果,所有选择,都有代价。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人类选择了人菌共杀的模式。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细菌,也视水果为它们赖以生存和繁殖的食物。它们对食物的执念,也和人类一样,念念相续,永不停息。这是一场战争,源于对食物的争夺。在这场食物之争中,阿瓜选择了农药作为武器。——用*药浸涂在水果上,细菌触之即死。这本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人类的智慧和科技,似乎能战胜一切。唯一的问题是时间,时间赋予万物以熵,药效成了胜负的关键。为了打赢战争,人类在药效的路上越走越远,[高浓度]和[多药种]冲破道德的限制,成了必然选项。我们似乎完全不记得一件事:农药不仅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人类。区别只是快与慢。(9)人与细菌同锅而食,我们将农药作为武器,其实就是一种投*行为。人类之所以敢于做此选择,无非是因为我们比细菌多了一道屏障——肝脏,这个忠诚的卫士,永不停息地为人类化解着各种*药,直至无法承受。这就是肝病大国的来源。在农药的使用上,我们固执地冲击着药效的瓶颈,罔顾所有同类的健康。眼看全社会普遍遭受着农药的苦头,越来越多的智者和勇者因此相继站出来,倡导纯天然种植,呼吁禁止农药。可惜,农药一旦成为选项,就进入伦理层面,与人性深度交织,成为一道永无正解的哲学命题;无法剥离,又难以开解的一个死结。农药问世以来,于人于菌,已造下无边的杀孽。但沃柑是无罪的,农药也是无辜的,一切都是人性的选择。作为上苍的宠儿,人类有着至高的选择权,但因果丝毫不爽,选择的代价,永不可逃。也许农药只是一架天秤,它要称量的,一头是身体的肝脏,一头是人类的一缕贪念。我们不愿与细菌分享生存的权利,我们选择了独占食物,代价就是我们的健康。我们选择了共损,两败俱伤,来表态拒绝分享的立场。一切都是选择,我们总以为自己无路可走,只能如此,其实,向左或向右的权利,永远在我们心中。[推荐阅读]强迫孩子吃素VS强迫孩子吃肉吴孟达:术后7天即死,属于过度医疗吗?吴孟达的治癌反思:活不过7天的治癌方案无法绕开的治癌选择:化疗的功与过国学经典
蔡版《弟子规》全40集零负作用的自疗术!揉捏拍打百病自愈。打赏本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