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一说“糖”。
糖类作为人体必须的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储能物质,为人体提供约60~70%的能量来源。
糖根据结构单元数目的多少分为:单糖、低聚糖(2-10个单糖组成)、多糖和结合糖。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其中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是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最基本的糖单元。
而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食糖”主要指的低聚糖中的二糖-蔗糖,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果糖组成,其按照纯度高低分为冰糖、白砂糖、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此外比较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和乳糖。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蔗糖作为一种甜味剂,人食用后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几百年人类的食用证明,蔗糖是安全的食品。
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80g蔗糖,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的副作用。
20世纪80年代蔗糖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为是安全的食品而编入目录,其在众多国家的许多食品中都有添加,除此之外,蔗糖还有着许多其他的应用,如:
其它应用
1
蔗糖可以直接溶解食用,并且能很快地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饮用蔗糖能够迅速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能力,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2
对于食物中*和中暑者,在没有得到医生救治时,可立即服用大量的白糖水,起到解*保肝和缓解病情的作用。蔗糖对肝病患者有提高肝的解*能力、促进肝细胞恢复、保护肝脏的作用。
3
红糖姜水对于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红糖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Ca、Mg、K、Fe、Mn等比白砂糖高出4~倍,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尽管蔗糖有诸多有益作用,但其作为一种添加糖(添加糖指的是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过量食用还是会导致诸多问题。关于多少添加糖对儿童才是安全的,一直没有明确的共识。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发布的关于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强烈建议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建议2~18岁儿童每日糖摄入量应不超过6汤匙,相当于25g。儿童期添加糖摄入量高与儿童和年轻成人的心脏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的风险增加相关。添加糖摄入增加,儿童更可能发生健康问题。持续摄入更多添加糖的超重儿童更可能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前兆。
专家推荐,2岁以下儿童饮食中不应包含添加糖。
首先在于此年龄组儿童所需卡路里低于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因此添加糖的食物和饮料并不会为他们提供好营养。
在儿童饮食中避免添加糖的最好方法是为他们提供高营养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瘦肉、家禽和鱼类,并限制几乎无营养价值的食物。
其次,人的口味偏好形成于生命早期,限制添加糖有助于儿童形成一个更健康的终生的饮食偏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中也指出,对于6月龄添加辅食的婴儿应尽可能少糖,对1-3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也建议少喝含糖高的饮料,因为过多的饮用这样的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过多能量摄入,从而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等诸多问题。
在我国药典中,蔗糖,乳糖,麦芽糖是作为重要的药用辅料收载的,蔗糖主要用作矫味剂、黏合剂,而乳糖和麦芽糖主要用作填充剂和矫味剂等。
通过以上诸多说明,至于服药是否能够加糖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
讨论环节
1
对于患有糖尿病等需要严格控制糖摄入量的人群,应该避免加糖。2
对于服用苦味健胃药的人群,药物疗效的发挥主要就是因其苦味而促进胃酸分泌,增进食欲,加糖就会导致降效和失效。3
对于服用以苦楝根皮、雷丸、槟榔、使君子、南瓜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作用,用以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中成药,也宜空腹服,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忌甜食。4
对于含蛋白质、鞣质较多的重要成分,由于其成分含能与含铁、钙等元素能和含杂质较多的红糖起化学反应,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混浊、沉淀。因此应避免添加红糖。
5
对于口服补液盐,若摄入糖量过高,也会导致高渗性腹泻。服用期间应避免加糖。
服药时能否加糖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