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到底什么背景?
杀伤力强不强呀?
该怎么预防呢?别急,让疾控君和你来掰扯掰扯。
这个菌不简单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分布极广,主要分布在海水和海产品中,鱼虾蟹贝都是常见的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除了海产品以外,畜禽肉、咸菜、咸蛋、淡水鱼等都发现有副溶血性弧菌的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嗜盐特性,所生长的环境需要有一定浓度的盐分,盐浓度太低或太高的情况下都不能生长,这正是这种小细菌偏爱海水和海产品的原因。
这次由榴莲引发的“血案”,只怪他们*使神差地掉进了海里.....然后,病菌悄无声息的通过裂缝或榴莲皮跑进里面,又不巧的被一群吃货截住,然后,大家就可以脑补画面了。
惹上这种菌,上吐下泻是轻的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一般表现为急发病,潜伏期6小时-3天不等,一般为10小时。中招的人,起病急,会出现剧烈腹痛,主要表现为脐部阵发性绞痛,同时会呕吐、头痛、腹泻和低热,腹泻多呈水样便。通常情况下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胃肠炎具有自限性。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会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甚至造成休克。
别靠近它,平时应该这么做
1.不要吃海里捞出的、来路不明的其他食品(非海产品),比如榴莲;
2.对可生食的新鲜无污染的海产品如海蜇、泥螺、鱼片等,必须彻底清洗处理。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可用食醋、蒜、姜等调拌后食用;
3.不可生食的海产品必须烧熟煮透,冷后食前充分加热;
4.对加工海产品的容器用具必须严格清洗和消*;
5.严防食物交叉污染,做到对容器、菜刀、砧板、抹布等使用要生熟分开;
6.凉拌菜要现做现吃,隔餐的剩菜食前充分加热。
供稿:管红霞
审稿:肖勇
编辑:周琪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