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害健康谣言如病毒 [复制链接]

1#

3月26日,在德国伊瑟隆,医务人员在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站取样。新华社发(约阿希姆·毕瓦勒兹摄)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沈敏)当新冠病毒在全球流窜,侵袭人们的身体、打击各国经济,一些号称“如何抵御新冠病毒”的谣言也借着互联网和人们的恐慌情绪四处蔓延。对于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运行,这些谣言的危害有时比病毒更有害、甚至更致命。

致命“秘方”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余人因为喝了假酒中毒身亡,只因听信这种酒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网上谣言。

法新社报道过其他多种所谓的民间“抗新冠秘方”,包括服食火山灰、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和氯化物消毒剂。卫生官员已经警告过,后两者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社交媒体一度流传液态银离子、即所谓“胶质银”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在一个“脸书”聊天群组,一名用户发帖称:“我正在制造胶质银,我有哮喘,不知道有没有用……(新冠)病毒让我焦虑,每天服一勺会不会有用,没试过……”附图是一个装了水的玻璃罐,放了一根金属棒。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特意辟谣:服食胶质银可能导致皮肤褪变成蓝灰色、身体难以吸收抗生素等药物。即使如此,也没“吓”住某些人。

一名澳大利亚男子告诉法新社记者,他常买胶质银,但现在他所住城市都“卖光了”,“疫情来临前,我总能买到一些。”

甚至还有鼓吹“服食可卡因和漂白剂可抗病毒”的谣言,法国政府不得不借“推特”强调:“不,可卡因不能让你免受新冠病毒侵袭。”

3月16日,在法国法斯塔特,一名男子戴着口罩在超市购物。新华社/法新

火上浇油

疫情扩散已经让多国经济、尤其商业和贸易遭受沉重打击,而某些谣言发挥了“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的作用。

由于多国实施限制民众出行的措施,不少地区出现恐慌性抢购、囤积日用品和食品现象,人们把超市货架买空;然而在一些角落,谣言却让一些人不敢购买某类产品。

在印度新德里,一些零售商告诉法新社记者,印度传统节日胡里节本月早些时候来临前,原本是中国进口的玩具枪、假发套和节日装饰品销售旺季,但因为有人散布“中国制造产品可能传播新冠病毒”的谣言,导致这类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印度玩具协会人员维平·尼杰哈万告诉法新社:“我们看到(节日用品)销量比前一年减少大约40%。”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告知公众,新冠病毒在无生命物体表面存活时间不长,进口货品即使曾受病毒污染,也不大可能仍具传染性。

3月11日,巴西圣保罗市地铁站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新华社发(拉赫尔·帕特拉索摄)

谨慎“自医”

各种谣言借互联网迅速传播,而当科学家借互联网分享和探讨研究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发现和理论时,也受到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