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服危机,战胜困难日本塾生宇坪启一郎真实 [复制链接]

1#

认为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第21届盛和塾世界大会经营体验发表敢斗奖

宇坪启一郎盛和塾福井

株式会社SAKURA董事总经理

大家好!我是来自盛和塾“福井"的塾生宇坪启一郎。我今天的发表题目是“认为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年,我出生在福井县福井市,今年42岁,是家里的长子。我的父母在福井市里经营一家小的园艺店,同时也做鲜花零售。此外,我父亲名义上还兼任着一家商务旅馆的社长,那家酒店由我的舅舅、舅妈实际经营。

作为独生子,学校放假时,我会让爸妈带我去他们的花店,去给他们帮忙。那时候的我,觉得花店的工作非常辛苦。我母亲很会待人接物,而且很能干,因为经常触摸杨桐的枝干,所以手掌黑蚴蚴的。

他们为了赚一两百日元从早到晚的忙碌,就算每天不停工作也赚不到大钱。旁边有一家大型杂货店经常排长龙,那里的收银台里能收到上百万日元,而我们家的收银台里只有一两张万元钞票。

那时,幼小的我已经理解了生活的不易,但不管多难,母亲都要在店里不停忙碌到晚上八点,回家后又开始做家务,每当我看到她辛苦的样子,心里就会萌生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激。

那是在年,当时,父亲掌管的花店和商务旅馆都处在慢性赤字中。当时两家店总共的年营业额大概8于万日元,利息负债为2亿6于万日元。其中一大原因是,旅馆建设的借款还没有还清。

当时,家里的长期借款高达月营业额的40倍之多,每个月的资金周转都跟不上。本来,这个时候家里人理应相互支待,但是因为家族成员之间有矛盾,所以他们不肯帮忙。

这是我从母亲那听说的,她为店里的经营问题、家族成员的关系问题而苦恼不已。

我大学毕业后,在东京一家综合商社上班,母亲向我诉苦,三年之后我就辞职回了家。我抓紧每一点时间,一年天每天都在一心一意地工作。在我的努力下,不论是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是濒临破产的公司,都慢慢有了好转的迹象。

这个时候,安田清鉾有限公司的老总安田先生邀请我加入盛和塾,他是盛和塾福井分塾的发起人代表,平时对我也很照顾。我读了稻盛塾长的《活法》一书,深受感动,于是便立刻决定加入盛和塾。

加入盛和塾后不久,福井县崝江市任命我负责一家叫作“LAPAUSEKAWADA"的温泉旅馆的运营。

那时候,我正努力思考着,如何使企业在繁重的债务压力下,尽量减少初期投入资金,扩大营业额。我的方案打败了六家大企业的提案,在众多企划案中胜出,使我获得了旅馆的经营权。

我希望能够以自己经营的商务旅馆为中心,把业务扩大到周边车程10分钟的范围内,建成一个集住宿、洗浴、餐饮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域。

年4月,“LAPAUSEKAWADA"开始运营。我包下了原来为我工作的大概50名员工的食宿和生活费,让他们从零开始接触温泉旅馆,现在想来自己实在太过骄傲自负了。我乐观地以为自己肯定没间题,而一个大的转折点就在前方等着我。

年5月,旅馆刚刚开始运营,我们就在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第一次遗遇了食物中毒事件。好在中毒的人们都很善良,这才使得事件没有被披露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防疫站的卫生检查持续了整整一周,在此期间旅馆停业整顿,餐厅也就此关闭了。

慢慢地,本地居民中开始纷纷议论这家旅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要获得一处居民的信赖很难,但要打破这种信赖,却只是一瞬间的事。员工们也很担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每天漠然地打扫、消毒。

终于到了公布检查结果的那一天,旅馆的卫生是没问题的。我不知该不该高兴,只是心里暗鸣“得救了"。那天,防疫站的人警告我说:“如果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你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旅馆重新开业后一周,6月27号的半夜零点左右,我的手机响了。是从旅馆打来的电话,我紧张得屏住了呼吸。“社长吗?房间的客人吐得厉害,医院,我们这就要送她过去。"

医院,那时的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病房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疼得直打滚。我自责道:“唉,我到底干了什么呀……"那位客人痛苦不堪,却还是用尽力气对我说:“我年纪大了,本来身体就不好,您回去吧!没事的,不用担心我,真的没事。"

那一瞬间,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衰神附了体。当时,我真以为就此没事了,于是没有和防疫站联系。

第二天早上有点撑不住了,刚睡下,电话又响了。早上九点,“社长吗?您现在在哪儿?防疫站来电话了,让您赶快回电。"

我脸都白了,立刻开车飞奔并给防疫站打了电话。“您是社长吗?医院和我们联系了,之前明明提醒过您,为什么不和我们联系呢?我们现在就派检查人员去旅馆当场检查。"

我到旅馆的时候,员工们正在紧张的气氛中干着活。上午十点,厨房已经为一个50人的团做好了午餐,检查人员在旁边表情严肃地取样。

我预感会出事,但经过前两次的事件,旅馆已经逐渐失去了信誉,蒙受了一些损失,我没有勇气放弃当天中午的营业额,于是决定那个团体的午餐会照常进行。

下午一点,午餐会结束,厨房也上了锁,餐厅暂停营业。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错觉,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刻的平静,平静得像是海啸前夕短暂的退潮。

下午四点,也就是那个团的客人踏上归途后的大约一小时,旅馆前台的电话铃响了。之后,那个铃声就没有间断过。这里3人中毒,那里5人中毒……电话铃声还是响个不停。最后共有23位客人食物中毒。那一天,直到深夜都还有中毒医院打点滴,我跪在地上双手触地向住院的4位客人道歉。

我们旅馆接受了三天的行政处分,停业到6月30日。在我接到防疫站电话的两小时后,当地的NHK电视台、两家民间广播电台以及报社把LAPAUSEKAWADA围了个水泄不通,事情第二天就见了早报的社会版。大家都不来我们的旅馆了。

我们丢失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接二连三的食物中毒事件令我身心俱疲,连给员工们鼓劲儿的气力都没有了。

在与孤独的对抗中,是母亲的鼓励挽救了我。她说:“你不是想要变得强大吗?强大的人就应该比别人失败的次数多,必须要接受很多次失败,然后才能获得成功呀!"

以前,母亲天天对我说“不学习也没事儿"、“运动随便做做就可以啦"、“工作也不必那么努力"。曾经什么都不让我做、对我过分保护的母亲,第一次对我说了鼓励的话,第一次认可了我的生活方式。

凌晨两点,我在饭桌旁听了她的这番话,眼泪啪塔啪塔地掉在了那盘已经凉透了的烤鱼上。虽然平时与母亲没有太多交流,但我却感到,母亲对我的了解比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加透彻。

从母亲的话中,我也懂得了自己必须学会这种在失败中走向成功的精神,这才是我面对所有员工时该有的态度,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然而,这次中毒事件发生后,还是有5个员工选择了离开。他们对我说:“跟您干不下去了"、“我觉得照您的方法,以后也不可能顺利"、“只有您自己不知道,实际上我们都是一肚子牢骚,这家公司里没有一个人是开开心心工作的"。

那些话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坎儿上。当时,有位年长的男员工一直在旁边看着,等他们离开了之后,他走过来轻轻抚着我的肩膀,对我说:“社长,要忍耐啊!要忍耐啊!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就只能靠着社长您了呀。"那时候,我开始认真思考:迄今为止,自己为员工们做过些什么?迄今为止,自己为妻子和孩子们做过些什么?

我认为,人在遭遇重大失败、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首先需要重新、彻底地审视自己。

以前,我以为自己是在努力工作。但实际上,我回到福井老家后,帮家里度过了困境,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变得过于自信,不知不觉间也就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了。

就算是对信任的人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对方也设身处地为我考虑提出了建议,我也是择己所好而从之,己所恶则漠然不取。这样一来,别人的建议也就发挥不出什么效果了。我意识到,自己没能“完完全全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事到如今,严重的事故已经发生,一切都无法挽回。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在盛和塾学到的东西闪过了我的脑海。

“认为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我反复对自己念叨这句话,很奇妙,这就像是被施了法的魔咒,说着说着心里就变得轻松了。在盛和塾学到的这句话,使我重新振奋了起来。

员工们依然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我就诚恳地、一遍一遍地对他们说:

“真的对不起大家,由于我个人的判断失误,给公司招致重大事故。今后,我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恢复公司的信誉,并且尽早建立起一个体制,好让客户对我们放心。咱们一起反思过去,做好事,不做坏事。要重来就只有靠这两点!"

大多数员工都同意了我的观点。

我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太太依然一直支待我的工作。在家时会反复阅读盛和塾杂志,在车里会反复听稻盛塾长的演讲。

说来也怪,CD里的内容就算已经听过了,但每一次重新听到时都会发现,“诶?原来还说过这样的话",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慢慢地,稻盛塾长的哲学思想融化到了我的身体里,于是我也自然而然地想把这些思想告诉自己的员工们。

不过,我并不清楚该如何把自己学到的讲给他们所有人。于是,我在参加盛和塾的福井自主例会时,约了一位企业家前辈散会后去喝酒。

喝酒时,我向他讲了公司的现状,向他征求意见,他说:“让大家一块儿听你说,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所以我建议你找个关系最好的人,先讲给他听听,怎么样?"

我很受启发,于是先对公司的专务详细地讲了一遍自己在盛和塾所学的内容。他与我年纪相仿,当我说到希望他助我一臂之力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也想请您多多和我讲讲盛和塾"。

于是,我说:

“对我来说最有共鸣的理念是`利他之心'。我想把这个观念渗透到公司里,比如说,做得好的人帮助不会做的人。我希望公司能变成这样一个集体"。

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以前公司注重个人能力,其原因其实是源自我个人的想法。

之后,每天的晨会上,以及各网点每周一个小时的社长会议上,我就会问:“在福井这片上地上,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呢"?然后,我会告诉员工们,一定要通过工作,让自己成长,然后至少让自己和周围的家人、朋友都感到幸福。

我运用了自己在盛和塾的所学,并且让所有员工都购买稻盛塾长写的《活法》,还举办了读书讨论会。

有位33岁的女员工因为结婚离职的时候,她在自己的欢送会上讲:“我从大学毕业直到进入咱们公司,都一直没怎么学习。《活法》这本书的读书讨论会,让我重新捧起了书本,让我重新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相扑台的正中央对决”、“小善似大恶,大善似无情”,稻盛先生的这些至理名言,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的企业文化之中。

公司还接二连三地组织学习班,让员工们参加簿记员、厨师等技能认定考试。不论能不能拿到证书,员工们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看到他们的进步,我感到,要让员工获得稻盛塾长所说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就必须要让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

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半年前,我在福井见过稻盛塾长一面。那是年12月,在福井县召开的市民论坛上,我在去往碰头地点的途中,听本地一位关系不错的企业家前辈说,上一次的盛和塾全国大会场面非常壮观,发言者讲述的经营体会也非常有价值。

我听着他细致的描述,心想,完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被我眼睁睁错过去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从加入盛和塾以来,就没有严格出席每次的活动,也没有认真学习。我加入盛和塾,就是为了重振经营。好不容易进来了却不认真对待的话,那么加入也就没有意义了。

在那次市民论坛的第二场,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一件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来自神户的女士对我说:“你要是想改善经营,可以考虑参加塾长例会。我是塾长的粉丝,不过我确实感觉到,去了那个会之后,自己的经营方法变好了……”

我完全没理解她在说什么,为什么去了塾长例会后,经营就能得到改善呢?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有机会亲自问了塾长一个经营上的问题。我问道:“我不太懂得该如何与员工接触,在待人接物方面也不太得法,但是我正努力与员工建立一种信赖关系,让他们觉得社长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最懂自己的人,这样做可以吗?”

塾长答道:

“这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不论是要提高员工之间的默契,还是要做其他事情,社长都必须了解每一位员工。而首先,正确的做法是社长通过行动告诉员工‘我想了解你们’,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员工们来了解社长。”

后来,我便决定把塾长例会排在首位。

每次会上,我都能听到令人叹服的经验讲述,亲眼看到稻盛塾长演讲的场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反省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无法做到。而在恳亲会上,我也很自然地会听到周围人与自己有着类似的感想。

每年的交流会有七八次,为了参加一场只有两小时的会议,我需要从福井县赶去会议召开的地点,路途远、很辛苦。

不过,还有比我更偏远的北海道和冲绳的学员,他们才是真正为了学习而来,认真地做着笔记,最后都会取得好结果。

以经营十二条为首,六项精进、利他之心、阿米巴经营……我感觉这些内容我接触次数越多,越能慢慢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一年天中,我感到自己在盛和塾学习的时候,最能认真思考、动力也更大,更有利于我调整经营的轨道。

我想,一个月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公司的经营也会大为改观。如果公司领导者对事物看法、理解方法、思维方式正确了,那么对整个公司的影响也应该是积极的吧。

食物中毒事件后,公司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改正了过来。我要求自己:早上见到任何人都要微笑,批评员工前要先给他们机会解释,定期组织联谊会、烧烤等活动让员工们增进感情。

不仅仅是厨房的员工,我对前台、客房等所有员工进行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教育。员工们都开始积极配合卫生管理,工作现场环境得到了改变。

另外,在与员工一对一面谈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客人的数量慢慢恢复,LAPAUSEKAWADA重新热闹了起来。转年,客人越来越多,简直像经历了一次重生。

同时,我也时刻铭记“经费最小化"的理念,将能节省的费用都节省了。除了绝对必要的支出外,其他支出全部取消。解约了公司所有者的生命保险,浴缸出水头也换成了感应式,不再有拧不紧的情况,电表、水表的读数以及采购库存都要求细致核对,员工的轮岗排班也全部更新,变得越来越合理了。

在工作现场,接待、配餐、打扫,这些事我都抢在前头,与员工一起在一线工作。我感受到的不再是牢骚和不满,而是员工们工作的热情和快乐。

有一次,稻盛塾长在例行交流会上说:

“对员工发火也好、赞许也罢,这些都没问题,关键是,经营者对员工有没有爱。”

塾长语重心长的话语,至今令我感恩。“没有爱的话,再精辟的哲学和方法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是我的母亲、稻盛塾长、盛和塾的各位灵魂之友、我的员工们,共同让我意识到了这最重要的一点。

没有钱、没有完备的设施、没有优秀的员工,我自己也不是什么伟大的社长。然而,我们却是伙伴,是同甘共苦的家人。今后我会加倍努力,为了我辛苦的太太、为了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也为了客户们。

去年,因为我们出色的业绩和广泛的好评,医院委托我们全权负责该院患者的供餐。医院,是福井县内卫生管理最严格的地方,也是最考验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现在,公司的员工们正在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保证着供餐服务的顺利进行。

不知从何时起,公司里拿下营养师、管理营养师、厨师资格证的员工超过了半数,我们一跃成为了一个有技术的餐饮集体。

我会继续努力,吸收跨越考验的经验,内心时刻不忘父母对我的爱,时刻不忘把稻盛经营哲学传播到公司内外。

有了盛和塾,才有今天的我!如果没有盛和塾,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和公司。为此,我由衷感谢稻盛塾长和盛和塾的各位同仁!

今后三年,我们将以餐饮业为中心,争取达成员工人,年销售额10亿日元,经常利润1亿日元的目标。

谢谢大家倾听!

塾长点评

打造为员工带来幸福的公司

非常感谢!

我想大家都听到宇坪先生刚才的话了。宇坪先生的双亲是开花店的,而母亲的弟弟是经营小商务旅馆的。他们从事这两个事业,可两者都还在初期投资阶段,资金投入很大,因此不断地处于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公司工作的宇坪先生回到家里,设法帮助双亲重建事业。

听到这番话我想到的是,不管在地方经营的商务旅馆、还是在都市经营的商务旅馆,尽管有不同的经营手法,但能够经营下去,我觉得是很艰难的。

在这样的境况下经营,当时您听说福井市决定将公营的温泉旅馆交给民营承包,您提出企划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始了这项经营。您双亲所经营的花店和您经营的旅馆不是进展得很顺利,所以您希望设法可以接到较大的业务,正好就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业务,您去应标,同时完美地符合条件,接到了这个业务。在那里也经营酒店和供餐,比商务旅馆的规模也大许多。

当时宇坪先生的做法是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把事情做好。正因为家里的事业一直都进展得不顺利,您想通过这样的工作迅速地成长起来,尽早能够产生利润,带着这样迫切的心情进行经营。

结果,正如我在盛和塾常讲的那样,所谓欲望或者利己的思想将带来灾难。其典型是引发了中毒事件,正在防疫站因食物中毒前来检查的时候,您因为不舍得浪费,没有扔掉特意准备的50人份的午餐,而是继续拿给客人吃,引起不得了的食物中毒事件。

因为您自身的欲望,和想方设法做得好一点的好胜心,成为您做事的判断标准,结果导致了严重的意外,丧失了信誉。

之后的年,正好距今7年前,您加入盛和塾,正好在我举行福井市民论坛等活动的时候加入,然后拼命努力奋斗。也就是身为社长的您发生了变化。

刚才您也谈到,您接管了上任留下的50名员工,尽管管理层都要辞职,但其中的许多员工表示愿意依靠您,鼓励您继续努力。在这个阶段,您开始考虑为这些人而重整旗鼓,结果是自身发生了变化。

就是说,当您想与员工一起设法获得成功的时候,您的自身就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一直执著于欲望、过度自信、过于依赖知识的您。

过去,您根本不听周围人的意见,只选择性地听自己爱听的话。正在那时,在盛和塾的学习中,您认识到“认为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对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如此严重的事故,作了深刻的反省,觉得为了弥补过错、重建事业必须想尽办法。

于是您对员工说明实情,表示自己会继续改变,请大家跟您一起学习。在对员工们讲话的过程中,又与专务董事沟通,获得了他的理解。这样的心意逐渐传递给员工,公司的氛围逐渐发生变化,才取得今日不错的进展。

昨天我也提到过,很多人经营公司,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事业,又或者自己开创事业,完全不懂经营的标准,只会照葫芦画瓢。

我觉得,在日本全国、不,全世界中,没有接受过指导,不了解应该如何经营的人占了大半。所以大家才以为灵活圆滑、脑子好、会耍小聪明才能事业有成,这也是世界各地中小企业的现状。

而另一方面,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社会,都没有教授大家如何坚持对的事情、坚持走经营的正道。

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创立了盛和塾,希望将我自己积累的浅薄的经营体验传授给大家。我坚信只要用好了这些经验,大家的经营一定会变得顺利,因此我坚待了30多年。

而宇坪先生正是吸取了这些经验,努力学习,改善了公司的经营。

刚才听您的话,您以近乎“追随"的心态参加学习会。大家以这样的热情学习的话,公司就会变好。也就是母亲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母亲所说的必需的失败,意思是吸取失败的经验,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要好好反省失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最理想的应该是不要失败,一次就成功,但这真的不容易做到。

不要急功近利,您的公司现在的销售额有5、6亿日元,也有2,、3,万日元的利润,期待您为了给员工打造一个为他们带来幸福的公司,今后继续不懈经营。谢谢您,从您身上我也收获良多。

*此文摘自盛和塾内刊《稻盛和夫经营研究》第10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