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禁外卖后,学生和学校吵起来了教 [复制链接]

1#

日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宅在宿舍,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解决一天的生活问题。而外卖成为众多大学生群体的饮食选择。近日,井冈山大学出台一项规定,禁止校内骑电动车等,禁止学生带餐进宿舍。

这项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在校学生的订外卖习惯就要改变了,针对此次规定的出台,我们随机采访了井冈山大学的同学,看看他们对此次规定有什么看法。

00:30

禁止带餐进教室,对于学校外面的商家来说,或多或少有没有一点的影响,我们采访了学校后门的商家。

虽然不让带餐进宿舍,但还是仍有同学带餐进宿舍,而宿管阿姨就要登记他们的名字,登记之后上交学工处。但仍然无济于事。阿姨说到:“很多同学反映宿舍楼是大家生活休息的地方,饭菜味道太大难免影响其他人休息,所以我们在自己享受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其他同学的感受。”

学校到底为何禁止学生带餐进宿舍,我们采访了学工处的副主任黄赣生,他说到,学校不是禁止外卖进宿舍,而是禁止带餐进宿舍,就算是食堂的带进宿舍也是不可以的。对于这项规定的出台,其实有三个原因;

第一,学生反映,每次早上垃圾味太大,打扫卫生阿姨五点就下班了,而之后学生定外卖,残羹剩饭都倒在垃圾桶,天气也热了,气味也大,学生疾病也多,也是为了学生宿舍环境。

第二,食品安全问题,如果说学生中毒了,是在学校食堂吃的,那么,学校食堂就要承担一切责任,但如果说是外卖中毒,万一没有发票,谁负责任,而餐具是无形的隐患,长时间吃一次性餐具里的食品,对身体肯定有伤害。

第三,也是为了让学生有精气神,走出去用餐。现在学生心理疾病很多,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学生整天待在寝室,不去交谈,不走出去,就很容易有心理压力,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可以好好工作和学习,走出宿舍那个狭小的空间,去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绝对有利于学生发展。

而其他高校也是禁止学生订外卖,在北京,根据搜狐的相关调查,北京学院路18所知名高校,至少有8家已经出台了不准外卖送餐到校园内的规定。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同学告诉小编,他们学校也是禁止订外卖的,外卖小哥不准进校园内,大家拿外卖都是到校门口。但是这种情况只会维持几天,几天过后又恢复原样。

在湖北,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发出通告,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的管理,减少校内交通事故、校内盗窃案件和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校内禁止一切形式的餐饮外卖进校园。

在高校云集的武汉地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武汉工商学院最近都纷纷划立了“禁区”——限制外卖车辆进入公寓区。

目前提出外卖禁令的大学校园,大多是从食品安全以及学校教学秩序等角度来考量的。由于外卖的食品安全不在学校监管之内,一些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随着外卖流入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会构成威胁。同时,外卖员随时提着外卖进出校园,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打造。

小编对此的看法是,外卖毕竟是食品,是要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所以洁净与否才是最关键的。大家为了身体的健康,从长远出发应该还是去食堂吃饭吧,既走出宿舍,又有食品保障,仅仅为了省下一些时间、金钱、力气,就去吃没有保障的外卖,实在得不偿失。

此外,既然不少学生选择外卖,主要是看中了外卖的便捷和灵活。校内餐厅在就餐高峰时,排队时间较长,在校内餐厅用餐往往会挤占午休时间,而外卖则会提供很大便利。那么高校食堂自身是否能够推出只限本校师生的“外卖”服务,并“雇佣”家庭困难的学生来做“骑手”?这种举措既满足了学生的诉求,又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

不可否认,外卖确实给高校带来了管理层面的新问题。不过,相信高校只要在食堂管理方面多用点心思,出台相关治标又治本的措施,改善食堂饭菜口味,还是增设饭菜窗口,缓解就餐高潮时的人流等等,这些新问题反而会成为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就怕没有经过任何协商和尝试,直接一禁了之,这连带失去的不仅是外卖,还有大学应有的体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